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,全面促进我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,3月21日下午,我校邀请中国知网刘雨婷与向芝珺两位讲师,在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办《AI赋能科研创新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》专题讲座。副校长张晓出席,科研处负责人主持,各二级学院科研骨干及研究生150余人参会。
张晓在讲话中指出,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核心引擎。他强调,一要坚持政治引领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,将AI技术深度融入我校能源化工、生态治理、文化旅游等特色学科建设中;二要深化人机协同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杠杆,推动科研方法革新,倡导教师掌握智能工具应用能力,实现科研精准选题与成果转化效率提升;三要筑牢安全防线。建立“全流程可追溯、多维度可审计”的学术诚信体系,确保学术诚信底线,防范学术失范风险.
中国知网刘雨婷与向芝珺两位老师,聚焦“技术赋能”与“学术规范”双主线,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科研流程、提升研究效率,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。刘雨婷以“AI解锁科研新范式”为主题,结合DeepSeek技术展示AI在选题、文献分析、实验设计等环节的效率提升;向芝珺则聚焦“规范AI工具筑造诚信科研”,指出需通过数据标注透明化、遵循科研伦理防范学术不端风险。二者从技术赋能与学术规范维度,共绘AI时代科研转型路径
学校将以此次专题培训为契机,以AI驱动科研能级跃升,锚定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,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,推动科研管理智能化转型,持续引入前沿技术和理念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为师生提供更多AI赋能科研的实践平台,助力我校学术创新与科研质量提升。